2021年6月2日,“西湖民宿2021非遗文化年暨西湖民宿非遗文创集市”隆重开幕。此活动由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指导,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支持,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民宿行业协会主办,西湖民宿学院、殊胜寻真舍、岭盛文旅承办,松鼠民宿、和雅文化、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杭州灵隐股份经济合作社、西红氏文化传媒协办,于6月2日在杭州龙井殊胜文化酒店举办开幕式。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唐人文旅智库首席专家张晓军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文是由张晓军会长在开幕式上的致辞实录整理而来。
尊敬的陈处长、邓处长、鲍书记,各位领导,各位非遗大师,各位民宿的同行,大家上午好!
参加今天的活动,对我个人而言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每一次到西湖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有全新的收获。
今天能够参加这样一个活动,让我又产生一些新的思考。非遗和民宿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非遗和民宿关系的构建应该有什么样的途径?非遗和民宿关系构建的结果,对于非遗事业的发展、对于民宿产业的进步,能够有哪些值得我们推广的新现象。
其实非遗进民宿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14年,我的企业在做乡村建设的时候,我自己就亲自动手做了两件非遗的挖掘,非遗和乡村建设的结合,非遗和民宿业态的创新之举。比如在北京的北边,燕山的深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非常普通,没有任何特色,甚至我们可以说没有任何标志性文化的贫困山村,叫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两间房镇苇塘村。当我们进入这个村庄后,我们发现其实在这样一个非常普通、落后的山村里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保护、去挖掘、去创新和传承的传统文化。
插图:第六届全国民宿大会文创展
比如在每年夏秋之交,当地老百姓会用成熟的葫芦把它加工成一种食材,由圆圆的葫芦变成细细的葫芦条,当地的手艺叫“搜葫芦条”。我们发现由葫芦变成葫芦条的过程,并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作为一种非常普通,但是马上就要失传的手艺,我们敏锐地认识到它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我们乡村百姓日常劳作所创造的文化。于是我们向当地政府建议要把“搜葫芦条”作为一种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保护很重要,传承更难得。所以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研发举办了全县“搜葫芦条”大赛,这种游客和村民共同参与、一起创造的比赛,真的是其乐融融。
插图:搜葫芦条
再比如2015年,我到山东省威海市荣城市的东褚岛村的时候,我被当地绝无仅有,世界唯一的一种独特的民居——“海草房”震惊了!大家知道日本有“合掌村”,事实上中国的海草房从价值、记忆、文化、生活,都远远高于已经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日本“合掌村”。在一个普通的海岛上,当地渔民家的大嫂们竟然也有一门绝活——花馍。(过年时纷纷把馒头蒸出花样,因当地海产丰富,故把馒头做成螃蟹、大虾、海参等形状。)当时,“花馍”在当地只是一种应季食品。我们发现之后也向当地政府提出“花馍”制作应该是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插图:海草房唐乡
在我们的推动之下,现在“花馍”已经成为非物质化遗产,由老百姓日常食品变成了一项产业。大家可以上网查,现在当地有几家企业在常年生产“花馍”,而且当地很多年轻人在举办婚礼的时候,不再去订购“网红蛋糕”,而是去我们的“花馍”厂定制具有传统记忆的、漂亮的“花馍”。
插图:唐乡花馍
这样的事例在全国各地不胜枚举。浙江省不仅是非遗的大省,浙江更是非遗与民宿相融的先行省份。虽然我对浙江民宿了解不多,但我马上就能列举出两家非遗与民宿相融合的典型案例。宁波有一家金宿级民宿——“龙观禅那”,是甬剧和民宿的融合;莫干山有一家由农家乐升级为农宿的“梅皋坞山居”,这家民宿是竹艺与民宿的结合。
插图:梅皋坞山居竹艺品
今天我来到了西湖,看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民宿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的力量,将民宿个体的自发行为上升到行业组织的主动作为。我相信这样的作为能够为非遗与民宿的融合带来一种全新的模式。非遗是传统,民宿是时尚;非遗是文化,民宿是场景;非遗是事业,民宿是产业。非遗传承人和民宿主理人应该联袂携手,非遗和民宿可以珠联璧合。非遗+民宿,完全可以为消费者呈现一种全新的业态。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一直以来高度关注非遗进民宿,未来将通过开展非遗民宿社会团体标准的制定来推动和引导民宿与非遗的融合。我们相信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民宿行业协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民宿行业协会,通过第一首会歌、第一位民宿形象推广大使、第一个举办非遗民宿文化年,一定能够给全国的民宿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
再次感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民宿行业协会 ,也感谢各位大师、各位领导的莅临,我们会一直支持西湖民宿,支持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民宿行业协会,支持浙江省民宿协会,我们,在一起,更幸福!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