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简单的阐明,接下来的楼市,即将进入新环境。房子的价格继续会涨,买入优质房子,在资产结构中依旧增值保值。但是上涨的房子,未必能轻松把增值部分兑现。就好比现在的苏州一样,能卖的未必赚到了钱,账面赚到钱的,房子却未必能卖。
如果说,还有少量的买入即收获资产上涨的房子,放心,大概率等出售时,要被时间拉平了(简单说,倒挂盘买入即赚30%,但是出手需要3年,则年化又被拉平到10%),亦或是被交易成本,资金成本(用全资后,这些资金在其他投资渠道的边际收益,或超高资金成本)所稀释。
最重要的,在今后的楼市中,新盘,绝对不会去满足所有需求。楼市中,刚需,功能改善,地段置换,保值需求,只能按照自己特定的需求,去找对应的产品。
总之,因为短期内还无法撇开土地财政这个核心,房价还将持续上涨,而买房赚不到钱,这两个诡异现象还将同时存在较长时间。
我们已经可以从楼市近期的案例中,窥视一下未来的趋势了。如今,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开始从追求房产数量,到追求房子的质量,资产置换成了主流购买力。同时,少数高购买力,开始表现出,只买自己住的。选一个契合自己生活状态的房子,哪怕这个房子资产升值属性并不强。
上周姑苏在成都,考察了一个网红盘,新希望的D10。希望用这个盘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其实更应该启发的是苏州的开发商,普通客户一是因为成都太远,二还无未达到这类购买客户的生活状态。
中国城市化界面速度太快了,注意是建成区城市化界面太快。土地财政模式下,快速卖地,把城市中心填满。更加痛苦的是,填满这些土地的房子,未必匹配对应土地属性。
在成都IFS,太古里这样的地段,高楼中乱插着各种旧社区。而且成都老社区,都是多梯户比,不讲究朝向,户型面积偏小,功能结构不合理的房子。原因很简单,当年的开发商,他们只追求卖的快,因此产品选择了客户基数最厚的普通人。所以,必须做契合普通人的中小户型。
时至今日,就造成了强大的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冲突。无论是在中心有房子的地缘升级客户,还是有购买力想要中心的城市新贵,都面临无匹配自己需求的房子。
这种尴尬,不仅在成都,在绝大部分城市,哪怕是散点状,多中心发展的城市,比如重庆,都遇到核心区无新项目的实际情况。而我们苏州的东西两翼,实际已经是这种太状态了,新土地的整理,都只能盯上工业用地腾退了。所以,人和地的冲突,越来越明显。
D10就是距离成都商业中心IFS,只有2.4公里,非常成熟的地段上,此刻周边严重缺新房。
图:区位价值已成稀缺
这个结论看似简单,其实和原来开发商定位做豪宅是完全不同。以前,是因为地拿贵了,新房又不限价,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天然得认为,有钱人必须匹配大房子,喜欢装修标准壕的房子,所以那个时候的贵,是建立在产品尺度和成本投入上的,并不具备稀缺这最关键的条件。
·售楼处缺乏销售力(缺乏故事)
图:周边的小环境并不好
这个项目作为di王,2016年新希望就拿了,一筹莫展,项目直到2019年8月份才卖。熬了3年,熬完周边的绝大多数在售竞品。当客户没得选的时候,才解套。
一路之隔的九龙仓吭哧吭哧卖到最后尾盘才2.6万,可D10凭借稀缺,直接拔到了3.5万(住宅)。一方面证明了九龙仓无论在成都还是苏州,对大市预判极其无知(苏州九龙仓在2014年,全市开启快速上涨苗头了,却还在降价),另一方面也说明楼盘利润可以通过穿越周期实现。
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象,在过去低房价时。比如在吴江,因为房价便宜,各个小区没有做小户型的,面积的浪费是因为成本便宜。而到了现在,3.5万时代(成都3.5万是全市住宅顶级层次),面积的浪费只是为了匹配一撮人。
D10是一个怪胎,开发商没有豪宅经验,2-3年的拖拉,本质是因为新希望蠢,找不到解题思路,最终只能豪赌。D10的成功是被历史趋势被动促成的,而不是D10看清了趋势。
图:官方对di王无法解题的解释
当稀缺性足够吸引客户的时候,迎合富豪阶层做小众产品,远远比做普通大平层,卖给普通改善客户要安全的多的多。
所以D10的超高住宅,一层就4个户型,200,220,240和270平米(小区内那栋回迁楼,是一层11户)。客户定位为,享受270景观资源的功能+仅主人2口人的第一居所。所有户型都趋同,1个或含书房的主卧套,加一个临时孩子回来住的子女卧室。如果要用具体的形容词来总结,那就是卖一小撮具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成都新贵自住。
图:户型都是社交属性而非多代居住
这种产品在苏州目前不多,我们回头看下无论是新鸿基的超高,还是万科左岸等核心筒确定的项目,始终不敢舍弃追求学区的小户型(100㎡级的)。未来我们看下,中南中心等项目,是否敢于跳脱,敢于纯粹。
住宅的客户逻辑,撇开绝大部分的成都人,甚至绝大部分有钱的成都人,只找对得房率无感,不要社区感,希望私密和俯视四川的,具有海外居住经验的成都人。住宅看似剑走偏锋了,同小区的40年的公寓,就更违传统楼市。
·一栋楼内低区最小40㎡,高区最大200㎡起,户型杂乱
·面积虽然有大小,户型都是1房为主,还是不追求功能
以上的产品特点,几乎说明这个40年的公寓,买她的人,不可能去算账了。按照过去的经验,同区域40年的公寓一般是住宅售价的50-70%,没有价格等同的情况。这个售价和租金,中大户型是肯定算不回账。
为什么D10的公寓出现价格等同呢?主要还是因为地段,使得她总能够切到一小撮特定需求的人。从成交结果看,整个成都或者西部的富二代富三代的生活轨迹,和D10交上圈了。
因为住宅卖火了,800万起的总价,使得D10成了全中西部的顶级豪宅了,所以地标符号有了。这符合二代三代的个性。
其次,距离太古里2.4公里,D10,成为二代夜场继续的选择,一个100多米的户型,只要一个卧室,剩余部分是小型的high吧,非常契合他们的生活。
至于投资回报,资产升值,统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再贵的价格,只要符合他们生活需求,且能和其他社会圈层区隔,他们都会买单。
所以,D10的公寓楼,给我们展示了只有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生活场景了。虽然成都不是上海,深圳,但是这种比大部分二线城市前卫的需求,预示着成都的确在往准一线迈进。
D10住宅推出后基本快速售罄了,现在在卖公寓,虽然公寓销售速度一般,但必须考虑是在这么贵的单价下卖啊。
D10卖的好,不代表这个盘就成了!销售不是终点,最终结局是看交房后,姑苏个人觉得,这个项目要在成都成为真正的豪宅符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了,富人最终搬离可能还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因为新希望对于产品把握是不足的,要不然也不会一个方案那么犹豫不决。新希望只是占到了楼市转折时刻的时代红利,有那么一波需求定向的富二代们触发到了他们的痛点。最终能否能站得住,一定看交付后的运营和物业管理。
显然D10想要做成中国西部的特朗普大厦,可要明白,特朗普大厦提供的管家服务,不仅会把领访客至业主门口,更会在过程中给访客娓娓道来各种历史和故事。软性服务这块,新希望的理解仅仅把置业顾问全部换成空姐,距离服务客户,还太遥远了。
其次,既然选择了全西部一小撮高端人群,就要做好明确的阶层分层。小区内有一栋回迁房,这楼的业主显然是共享地库,共享园区的。目前看,这是又是一个会引爆的雷。
图:沙盘中透明的楼即为回迁房
第三,公寓,还是最原始的卖后即止的模式。那栋61F的公寓,虽然目前在售中高区都是二代在买。但是新希望犯了一个大错,27F以下的低区,有大量的小户型。40多㎡的产品,显然未来的业主会出租。等真正交付入住后,无法管控租客的水平,想想苏州湖东的丰隆酒店公寓的租客就知道了。
第四,细节的粗糙。D10是顺应了豪宅公建化的趋势。但是效果图和实际交付的工艺水准,有明显的差距。虽然新希望通过硬件弥补,但是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样板段和交付差异越来越大了。
哦对了,新希望在D10现场展示,其旗下全国高端项目,很遗憾,没有苏州。下次,新希望在苏州的盘打什么豪宅属性,苏州富豪们可别去捧他们的臭脚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