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前段时间我不是给大家盘了下东三省的自驾攻略嘛,结果留言区就有朋友说想看网购东北美食,真不愧是嬉游的股东一下子就精准预判了我的选题哈哈哈。 记得我第一次去东北玩的时候,就被当地菜的分量给震惊到了,用四个字概括东北美食的话就是好吃实在!经过这回测评更是加深了我的这个印象,测评的美食里最贵也不过28块,分量和味道却都毫不含糊。这不我找到了香到失魂的麻辣烫:还有“碳水杀手”朝鲜族泡菜:我在家测评完这一堆东北美食后,心早就飘到那去了,默默地把去东北放肆地吃一回加进了今年的心愿清单里。对了,其实之前大莹就有测评过一回东北的特色美食,给大家指路下网购东北特色美食,哎呀妈呀,杠杠地!两篇结合在一起也算是吃遍小半个东北了,话不多说,跟我一起看看我挖到哪些东北美食了吧!虽说麻辣烫起源于四川,但让它在全国遍地开花靠的还是咱东北老铁们,两大麻辣烫巨头杨国福和张亮的创始人都是来自东北的。这次我买的是李海龙麻辣烫,一打开就看到了整整九袋的配料,这比我平常买的螺蛳粉还要阔绰不少。正宗东北麻辣烫里的“麻”是“麻酱”的“麻”,在东北人眼中一碗黏糊糊的麻辣烫才是对味的。当我看到它家有一整包的麻酱时,就觉得多半稳了。 这款麻辣烫配的是玉米面,煮之前得先用冷水把面饼泡开,等到面饼能搓开成一根根的状态就能下锅煮了。开始煮了后,流程还挺快的,底料包、粉包、配菜包往热水里加,没几分钟便熟了。麻酱、麻油、辣椒油这类的得等到出锅后再按自己的喜好放。麻辣烫刚煮好时还是有不少汤水的,等到我加完麻酱后一拌,筷子再翻动起来就变得有些吃力了,里面的每一样食材都像在泥潭里打过滚了一样,裹上了黏糊的外衣,那能不入味嘛。汤底的调味类似于温和版的牛油火锅,鲜辣中还带点回甜,再加上温厚的麻酱,香气一层层堆砌了起来,让人忍不住一阵埋头猛吃。对了,这一袋的份量我觉得只要多下点蔬菜肉丸什么的,两个成年人吃完全是足够的。麻辣拌在我心里约等于麻辣烫的脱水版。我直接买的是调料包,就只有两小袋,看上去没什么名堂,结果吃完后,只想求求它能不能立马在全国推广开来,怎么会这么好吃啊!想要吃到正宗的东北麻辣拌,买的时候关键词得搜“抚顺麻辣拌”。前面不是说麻辣烫是靠东北人推销出去的嘛,等到这麻辣烫传到了抚顺,当地有对夫妻就在日趋饱和的麻辣烫市场里另辟蹊径,捣鼓出了麻辣拌。网购来的麻辣拌做法很简单,只要随便烫涮些蔬菜、丸子,接着淋上麻辣拌的调料就好了。你完全不用再额外加其他什么调料,就能让原本寡淡的菜瞬间完成质的飞跃。看上去红通通的麻辣拌,其实并不怎么辣,倒是酸和甜两味给味道定了调,再拌上孜然和花生碎后,每一口都是高密度的香。我真的嘴巴还在吃,就已经等不及掏出手机回购了。要论离乡后的东北人一到冬天就想的食物,粘豆包得排进前三。“腊月到,蒸豆包,热气冒,香味飘”,热乎乎的粘豆包粘住的是东北人的乡愁。一般市面上卖的粘豆包有两种颜色,黄色用的是黄米面,白色则是圆江米。刚从速冻柜里拿出的粘豆包硬的跟个砖块似的,放进蒸笼里蒸个十几分钟后,就会变成柔韧的小胖团了。第一次吃的我原以为内馅会是湿湿的红豆沙,但其实是偏干的芸豆沙,直接吃的话,基本没有什么甜味,正确的打开方式要蘸点白砂糖再吃。粘糯的外皮像胶水一样粘在筷子上,拉扯起来就能感受到韧劲。等到入口后,先是淡淡的谷香在嘴巴里打转,随后自然的豆香浮现了出来,中和掉了白砂糖的甜,每一口都是扎实的快乐。我对于玉米风味的食物一直好感度都很高,之前在恩施吃到的玉米粑粑我就惦记了很久。东北这个玉米浆苞的配料表很简单,只有玉米浆、盐、葱和大豆油这四样(其实我没吃出葱),蒸熟就好吃了。
玉米浆苞外层的粘度和前面推荐过的粘豆包差不多,但扯起一块后会发现里面仍保留了大量的玉米纤维,口感就变得粗糙了不少,没那么粘。味道是质朴清雅的玉米香,多吃两口还会有淡淡的回甜。属于第一口会觉得有些平淡,但柔和的粗粮香勾得人不想停下筷子,不知不觉就吃完了一个。要说我小时候对东北的印象,肯定少不了一首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里面有一句“翠花儿上酸菜~”我记到了现在,没想到长大后还真买到了“翠花”牌酸菜。刚开袋,一阵独特的发酵味就直往鼻子里窜,洗一下就可以随意发挥了,酸菜饺子、酸菜炖猪肉、酸菜炖粉条......手巧的话,各种菜式都可以做。如果你跟我一样厨艺不精的话,可以试试下泡面或麻辣烫的时候添上一筷子酸菜,鲜灵脆爽的酸菜能让整体的味道都变得活泼了起来。
之前我还测评过黑龙江大学的凌老师和同事们研究出的免洗酸菜,味道也不赖,酸味会比这个更温和些。在东北,除了酸菜外,延边人还会把各种蔬菜下进缸里腌制,只要有盐、糖、大酱、酱油和辣椒,万物皆可腌,这回我试下了腌萝卜干和腌樱菜。腌萝卜干刚咬下去是清脆的“咔哒”声,口感比想象中还要脆韧不少,调味有些像平常吃的辣白菜,辣味会淡些。一条腌萝卜干只要咬下一小块就能尽情地咂吮,滋味无穷,我配着白米饭都可以吃上好久。比起腌萝卜干,我会更喜欢拌樱菜,它的酸味相对更突出,能尝到发酵后特有的咸鲜,口感也细嫩不少,有点像纤细版的菠菜。松花蛋、鸡腿肠这两样大家都吃过吧,那卷着整颗松花蛋的鸡腿肠呢?这就是神奇的松花鸡腿肠。其实买之前我就有看到up主吃过松花鸡腿肠,但真自己拿到手后还是有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惊到。刚拆开松花鸡腿肠,它看起来像个扎实的叫花鸡,外层焦黄色的肠衣还泛着油光。下刀的一瞬间觉得自己有点像赌玉的人,切开后,里面的松花蛋就露了出来。刚入口时,就能感受到肉肠的嚼劲和弹性,烟熏味浸入每一口肉里,带着些咸香风味,但又不会太过,空口吃也不会觉得咸。再往里多咬几口才吃到了皮蛋,味道没平常吃的皮蛋重,像减油版的一样,当它和肉肠一起吃的时候口感还挺奇妙的。我觉得把它当成下酒菜还挺不错的。不老林糖在东北人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大白兔奶糖之于上海人,椰子糖之于海南人。花了20块我买到满满一斤,五彩斑斓的包装很有年代感,看着莫名觉得很喜庆。混合装里面一共有五种口味,都尝了遍后,我自己的喜好是杏仁味>椰汁味>荔枝味=香蕉味=哈密瓜味。糖果的外层是一圈薄薄的巧克力,里面则是夹着花生碎的牛轧糖。刚咬下去时,是嘎嘣脆的,糖果直接在嘴巴里碎成好几瓣,含一小会后糖才会变得有嚼劲起来。我最喜欢的杏仁味和花生配在一起味道很和谐,衬得奶味会更香浓些。椰汁味其实很接近杏仁味,没什么突出的椰香,也因此不会太出错。剩下的水果味对我来说多少都有点奇怪,像是小时候吃的冰棒一通花哨的味道反而过了。在做水果罐头这件事上,你可以永远相信东北人。前段时间一罐难求的黄桃罐头,买了大半个月我可算是等到了。听了东北朋友的推荐,这次买的是真心牌。它家的黄桃肉像是果实熟透落地前的口感,用勺子兜起来时,果肉就跟赖床的人似的,软趴趴的。兜住了糖水的黄桃肉刚入口时,明亮的桃香就在嘴中溢开,微微带酸,多咬两口还能感受到桃肉的纤维。相比于其他罐头它家的糖水会稠一些,但甜度恰到好处。即使没有东北朋友的情怀滤镜,这款黄桃罐头我也是愿意回购。黑沟其实是丹东下面的一个镇,这里产的毛桃个头大,果肉饱满,桃香浓。一到桃子成熟的季节,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毛桃罐头。大毛桃罐头的成分很简单,就是毛桃、饮用水和白砂糖。刚一开盖,清新的桃子果香就扑到面前,大瓣大瓣的粉嫩嫩桃肉看得我不自觉地开始分泌唾液。一口咬下去,并不是一味的齁甜,而是清爽活泼的桃子风味,糖水的质地也不会太粘稠,吃完后,嘴巴里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而且毛桃也足够多汁,桃肉才咬到一半,就能感受到溢出的桃子汁。对了,这款罐头里的桃子脆度相差得还挺大的,有些肉厚的桃肉还是脆生生的清甜,而偏熟的桃肉却已经是软趴趴的了,纤维感更明显,味道也会更甜些,我自己都还挺喜欢的。木兰花果之奶可以算是能调动起辽宁人同一根味觉神经的饮料,许多辽宁8090后的童年里一定都有它。它的味道和浙江这的李子园很相似,甜味会盖过奶味,多一丢果味,口感也是轻薄的,喝完后嘴巴里跟抿了口老棒冰一样清爽。我买了10袋放冰箱里,纯粹把它当成解渴的饮料来喝,没两天就喝光了。说起大白梨的历史要追溯到1990年,那会哈尔滨红玫瑰厂看到当时市场流行的汽水以橘子味为主,口味单一,于是萌生开发新品的想法。通过一年时间的口味调整和勾兑,最终诞生了“似梨又非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大白梨。现如今,大白梨的配方基本是公开的。大白梨也不针对某个牌子,而是一类饮料的代称。我这次测评买的是八王寺的大白梨。入口就能感觉到淡淡的梨味,像在吃了泡在气泡水里的冻梨后嘴中的余味,东北的同事说这款大白梨已经是温柔版本了,他们以前喝的更沙口些。记得在我小学时格瓦斯风靡过一段时间,小孩们想学大人的模样喝啤酒,就会偷偷买一瓶格瓦斯带到学校里装个腔。过了这么多年,具体是什么味道我还真没印象了。之所以买格瓦斯还是因为东北人林林跟我说这在他们那存在感老高了,本地人的餐桌上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刚一开盖,一股浓烈的发酵味便飘了出来,我还没回过神它就跟啤酒似的溢出了酒花,尝起来竟然很像带了气泡的蜂蜜水,甜度对我来说是偏高了的。大家如果好奇味道的话,可以买一瓶尝个鲜。最后,照例放上清单。我都是在某宝上买的,大家可以直接搜购买途径里的店铺名~如果你有什么私藏的东北美食也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别告诉我是铁栏杆哈哈哈)!
如果你喜欢旅行,别忘记关注+置顶公众号哦! 我是急速菜菜,嬉游公众号主理人,旅行博主。 善于把旅行和航空、酒店、信用卡结合在一起。 让你更聪明地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