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交替之时,远望銮殿金顶,墙内人影稀疏。历经六百载光阴洗礼的故宫虽然依旧磅礴巍峨,在此刻反倒更像一位不堪回首的老者,杳冥晦暗间依稀流露深锁的苍凉往事。
01 前世今生
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北京,彼时正在筹备我国的第一个国际盛会——北京亚运会,由于资金短缺且建造国际奢华酒店的经验不足,香港著名爱国人士、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伸出援手,和首旅合资在故宫天安门东侧又建成了一座豪华的"贵宾楼"饭店,并由霍老亲任董事长。
1990年9月22日,北京贵宾楼开业,而这一天也恰是北京亚运会开幕的日子。“昔日帝王宫,今朝贵宾楼”,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溥杰亲笔题词,饭店也顺势成为北京首个顶奢酒店联盟立鼎世的成员。
由于饭店曾经是清代皇族祭祀天地的神庙“堂子”,因此为尊重历史、也为接轨国际,贵宾楼整体设计汲取了昔日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理念,注重石材雕刻布局与中式古典装潢的结合。
贵宾楼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自然是1997年门口补建的气宇轩昂、典雅庄重的三间四柱七楼式牌楼。它集古代建筑的屋顶、梁枋、斗拱、彩绘与须弥座于一体,不仅象征着国际接待的最高礼仪,也成为了长安街上最流光溢彩的风景线。
曾经贵宾楼前面的那一段红墙就是当年皇城的宫墙,有风水专家认为这可能会挡住财运,实际上饭店刚开业也确实生意一般。最终贵宾楼将大堂改设在二楼,消除担忧的同时也大幅扩展了视野和采光。
进入新世纪,来贵宾楼的红墙咖啡屋吃上一顿正宗西式自助餐绝对是倍有面子的事情,而各国领导人以及国际明星的下榻也为饭店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贵宾楼还和北京饭店一起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大家庭总部饭店。
不过随着首都奢华酒店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为前浪的贵宾楼日渐力不从心,眼看着将要变成老北京人的回忆与外地游客的景点。终于在2018年,贵宾楼下定决心开启为期三年的大修,势必要在新浪潮中重新站稳脚跟。
02 故宫四少
我去北京喜欢住在王府井。一方面这里有我偏爱的转折与反差感:从俯瞰车水马龙的落地窗前随意披件外衣下楼,总有数不清叫不来的曲折胡同可以探索,浓厚的京腔、舒煦的阳光和氤氲的懒散劲儿直叫人上头。
二来王府井有足够多的奢华酒店可选,曾经我把最常住的璞瑄、半岛、文华东方与华尔道夫并称“京城四少”,甚至给富春居、凰庭、紫膳与紫金阁赐名“御用食堂”。
不过如今东长安街头号酒店北京贵宾楼重装开业,那我不得不再建一个“故宫四少”群,沿着中轴线从北向南依次将璞瑄、金茂万丽、王府井文华东方与贵宾楼的故宫景观打卡一遍再得出相对公正的评价。(睿世、丽晶、君悦与华尔道夫也有极少故宫景观,在此暂不讨论。)
王府井大街一号,璞瑄这位置多霸气。实际看来,如果对故宫景观没有过高要求,璞瑄稳稳是这四家里坐二望一的存在。但实在掉好感的一点是,酒店在经典豪华房后特别标注“故宫或景山景致”——实际上99%都只能看到景山,顶多留出些繁叶里的红墙影子。
与璞瑄几乎脸贴脸的金茂万丽,霸占最高建筑和最佳视野——十层以上客房与酒廊直面故宫内廷后三宫与东六宫,远处还有现代建筑群与连绵群山构成对比层次。忽略客房老旧、酒廊拥挤等问题,金茂万丽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王府井文华东方不用多说,平行饱览整座故宫景致,仿佛一副长卷缓缓展开。但问题也非常明显,故宫景观的客房少得可怜又贵的可怕,最高六层被前面挡掉一半视野就只能看金殿尖尖,实在不过过瘾。
因此单论景观,贵宾楼完全没有对手。若在十楼露台眺望,从王府井到天安门再沿着中轴线向后深入,整条长安街与整座故宫一览无余。更加立体的视角让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的攒尖顶与保和殿的重檐歇山顶清晰可辨,这是哪怕没有到过北京的人都能第一眼认出的标志场景。
03 贵宾体验
从地下通道走出,阳光倾泻的瞬间,这座彩绘牌坊在色调沉稳的长安街上异常动人。它俨然有一股魔力,走进的瞬间仿佛穿越了一层结界,有着那个年代独有的历史沉淀与方兴未艾。
挑空的大堂底部入口,一方如图腾亦如玺印的金狮彰显身份。当年几经波折,最终敲定香港设计大师陈幼坚先生设计的这只神采奕奕的线刻狮子作为贵宾楼饭店的店徽,以精炼简洁的祥云纹尽显饭店的威严权势与吉祥寓意。
甫一进入就被眼前吴冠中先生的作品《雪山图》惊艳。这幅巨型油画占据着两层楼高度,既是一幅完整的画作,若分别站在上下两层观赏又可独立成景,上图“雪山红日”与下图“雪山飞瀑”相映成趣。
通往接待台的路上会踏上一条脚感舒适的巨幅地毯,其采用的是“燕京八绝”中最低调的手艺“宫毯”,但也是诸多宫廷工艺中最讲皇家格律的一个。走在不同颜色和不同吉祥纹饰的地毯上,油然而生的是满满的贵宾仪式感。
尽管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一层昏暗逼仄、土味满满的半吊子宫廷风。急需来到三层的拉丁十字穹顶下透气,清新明快的西洋中庭复刻了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喷泉和大水法祝酒台,依稀游离着百年前百废待兴的沉重忧思。
跟随留守贵宾楼十余年的师傅,乘八角鸟笼观景电梯直达客房的最高层九楼,每一个电梯间都在宫毯正中置一黄釉御瓷,强调贵宾身份。
走廊以素雅为主,间以花鸟小画装点,每层独立的大使及以上级别套房还会设有厚重的朱红对开宫门,俨然如入主王府、驾临一方天地——据说顶层的大使套、总统套与皇帝套同华尔道夫四合院的双卧套房一样,被某些大人物长租了去。
本次故宫景观套房由两个基础房拼接而来,外室作为客厅装潢明亮,全套红木家具低调沉稳,屏风与博古架上还陈列着昔日皇族祭拜天地的御用礼器。
内室格局相似,但更多选用暖色,加入了宫凳、四柱床与太师椅等更为生活化的家具。唯独令人哑然失笑的是,饭店准备的生日布置实在有些低龄,漏气的气球和旋转的星空灯透露着上世纪末路边玩具摊的廉价质感。
浴室及客卫完全采用古典欧式风呼应中西合璧的主题,虽然略微有些割裂,但了解个人喜好后准备的三套帕尔玛之水备品令我好感倍增。
整体来说,贵宾楼传统保守的设计和不甚上心的服务不是我心水的类型。但如此出挑的位置以及毫不逊色的硬件,尤其是倚在榻上就能近距离欣赏故宫的绝佳视野,带着长辈来享受一次国宾待遇绝对是不亏的。
那么,你愿意花三千元打卡一次贵宾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