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我们的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句话:处处可健身、人人会健身、天天想健身。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抓铁有痕,久久为功。今年出台《上海市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我们还是有一些硬招和实招的。比如上海全民健身发展指标体系,都是刚性硬约束。我们提出到2035年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3.0平方米左右,这是自我加压的指标。上海寸土寸金,常住人口相对比较多,人口密度非常高,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上,我们在过去的“十三五”包括“十四五”头两年,我们是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长三角其他城市包括其他直辖市都要低一点。
我们提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要达到57%左右,每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35个,市民体质达标率达到98%,这些指标都是我们向全体市民承诺的,要后墙不倒,要做到的指标。既代表了我们的决心,也代表了我们对上海全民健身,中国式现代化全民健身模范城市建设的信心。
说到实招,《实施意见》主要提出了6个方面,18项主要任务,概括起来有五大举措:一是完善机制。意见提出我们把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持续纳入到三年一轮的民心工程和每年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去,确保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
二是优化政策。刚才解市长也讲了,上海全民健身最大的短板就是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也有管理、利用的效率还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在《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城市“金角银边”变身体育空间的举措,这是需要一些政策上的支撑,甚至在有些领域是需要政策上突破的。我们现在在社区的边缘、绿地中间、高架桥下包括在一些楼顶建立了一些小型体育设施,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就是为了更好提供“15分钟体育生活圈”里市民举步可就的健身场所。我们也协同市教委在同步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周边居民的开放以及公共体育场馆向附近学校体育课的双向开放,为了高效利用上海存量体育设施。
今年,按照本市新一轮民心工程安排,市体育局牵头推进全民健身公共资源拓展工程,计划建设健身设施项目数量不少于1300个,这些都是有定量指标的“实招”。截至9月10日,共建成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5个、市民健身步道5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719个、市民健身驿站77个、市民运动球场164片、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7个,已完成全年建设任务的80%以上。
在政策方面,刚才提到的我们每年会拿出来3000-5000万不等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你运动 我补贴”的体育消费券的配送。这几年,在体育消费券配送上,我们更加朝着全覆盖、精准化发展,从人群上来讲,以前更多面向城市白领,现在从中老年到青少年包括一些特殊人群都有覆盖。从精准投放上来讲,我们这里设立了游泳、冰雪运动、羽毛球包括都市运动中心还有专项助老的消费券,尤其在今年首届上海体育消费节上,我们通过和美团、建设银行这些机构的合作,希望整合更多资源,投入到市民运动健身当中。在政策方面《实施意见》也是一大举措。
三是加强指导。就是“人人会健身”的内容,依托的是我们对科学健身的指导,全市有6万余名社区体育指导员,虽然都是兼职身份,但是都是热爱体育、热心公益的人群。我们特别注重队伍建设,在基层社区更好指导身边市民群众的运动和健身,我们也着力于打造各种平台,比如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我们在社区层面的公共体育服务配送,现在全年能够做到9000多场,主要也是对如何健身、怎么样更有效健身的培训和指导。在市政府实事项目中的爱心暑托班植入体育技能培训的一些课程。通过搭建这些平台,更好为市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
四是丰富赛事。解市长提到,我们每4年会举办上海市民运动会,中间间隔的3年,每年举办城市业余联赛,第三届上海市民运动会已经有9000多场线上线下赛事,参与人次超过1000万。每年城市业余联赛有6000多场线上线下赛事,参与人次基本在八九百万人次,通过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全覆盖的体系建立,我们希望只要热爱运动、关心体育的群众,都能身边“周周有赛事,月月有活动”,创造一个更好的氛围。我们要把全民健身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办得更有意思,让大家更能就近参与。
五是促进融合。这些年体育事业发展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跨界融合。刚才提到体教融合是体育和教育,如何在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发挥体育的作用。其实这几年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在方方面面关心支持下,我们有很多体育和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比如体绿融合,市容环卫部门有一些在绿地里共同制定标准、共同设置管理办法,植入一些小型嵌入型体育设施。这两年在绿地里体育设施增加数量非常快。再比如体医的融合和体医养的融合,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程度非常高的社会,这几年我们和卫健委、民政局和市总工会一起合作,推出了“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里面很多项目都是用体育的方法预防和改善老年慢性病的。我们在全市建立了个体档案将近8000个,都是跟踪几年的。实践证明,对老年慢性病改善包括医疗费用降低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还有体育和科技的融合,全民健身的数字化转型这几年也是我们推进全民健身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包括一些穿戴设备、通过数字化方式建立个体健身运动档案,让自己健身和运动的整个过程变成可记录、可比较、可评估,可以更有效、有针对性、个性化提高全民健身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