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国航飞行总队罗磊荣获“2022年首都劳动奖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 08: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飞行总队”关注我们吧!

劳动节


他是一名B747飞行教员,累计安全飞行18800小时。他是国航生产组织一体化的见证人,13年来矢志不渝推动国航航班生产组织“一盘棋”。从业24年,罗磊在落实个人飞行安全责任的同时,在“航班环、飞机环、机组环”三环优化统一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为国航提升生产组织精细化管理能力、整合机队生产资源、提高机组使用效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冲锋在前 敢打硬仗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但疫情防控压力仍然未减。作为中央企业,国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应对不利影响,统筹完成各类航班任务,在生产运行上保持了安全平稳态势。


 飞行总队机组管理中心是国航生产组织的枢纽单位,罗磊作为中心的高级经理,紧紧围绕公司“锚定一个目标、坚持四个战略方向、不断提升五种能力”的部署,带领整个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科学统筹疫情防控要求与安全生产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下好航班生产这盘棋,为集团公司“枢纽网络”“客货并举”战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疫情期间罗磊与机组管理中心员工

奋战在生产组织一线


“迎难而上、积极应变”,是疫情暴发以来罗磊每次开会时对机组管理中心员工经常说的一句话。这既是为团队鼓劲儿的话语,也是他带领团队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2020年初,春运航班调整量远大于往年,出于工作责任感和敏感性,他坚持值守,解决生产组织难题。除夕夜,坚守在岗位的罗磊收到紧急通知,为了以最快速度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要求,年夜饭变成了只吃了几口的工作餐,拜年电话变成了机组管理中心党总支班子的网络视频紧急会议。在他的号召下,机组管理中心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立即停止休假,回到岗位,投入了“兵不卸甲、马不卸鞍”的疫情突发期间的航班保卫战中。



罗磊为机组管理中心员工进行业务培训

(摄于疫情前)


随后一连几个月,他放弃了休息,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始终坚守在生产组织和航班派遣一线,带领机组管理中心全体干部员工及时有效的应对了一次次突发状况:疫情暴发初期,面对大量航班取消,快速梳理机组周转,确保运行顺畅;节后复工复产临时包机激增,协调各机队机组资源,合理调配运力,全力承接包机任务;国际疫情暴发,境外驻留的机组面临被困的风险,争分夺秒的协调各方面资源,在各国禁航前,及时将机组调回国内。

工作中的罗磊


为了确保主要国际航点不断航,在各级领导和民航局的全力支持下,罗磊带领全体机组管理中心的员工创新的组织了6人和8人扩编组偏离运行,既保证了飞行安全,又降低了疫情防控的风险。后续又及时应对民航局“五个一”航班政策、航班分流政策、机组隔离限制、客机货班运行模式、以及各地国内局部疫情散发等一系列新问题。


随着全球疫情的变化,罗磊始终“坚持原则不放松,守住底线不突破”,不断组织完善生产系统内的资质和法规,新建各类预占代码、防疫相关的资质与法规限制,多次组织完成核心生产系统的修补及功能开发的升级,确保防疫政策能够在生产组织中有效落实。2020、2021,他连续两年获得了中国航空集团“航空安全生产标兵”的称号。


严于律己,矢志笃行

在成为一名优秀的生产组织管理者之前,罗磊有着在总队B737机队管理训练工作的经历。总队“三坚持四严一保证”的优良传统,在他真正开始着手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职业化飞行队伍时,有了更为深刻立体的诠释。“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训练、严谨的作风、严明的纪律……这些不是口号,而是成长为一名‘确保绝对安全’飞行员必须经历和必备的素质。”


罗磊深深受益于“严”,也将其贯穿于每一步的成长之中。


与A350新飞机合影的罗磊(摄于疫情前)


他出生在一个空军家庭,父亲是一名空军飞行员。但在少年时代,他更多的兴趣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到高三这一年,民航招飞通知发到各个高中,在朋友的相约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报了名。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父母对他报名招飞提出了反对,原因是军人出身的父亲觉得他缺少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没有成为一名优秀飞行员的素质。抱着“一定要证明我行”的想法,罗磊通过了民航招飞考试,并在航校学习时格外努力。


航校学习是艰苦的,训练十分严格,教员十分严苛,淘汰率比较高。与他一组下团的4人中,最终顺利毕业的只有2人。回顾在航校的时光,罗磊说,”我很庆幸,在高标准的要求下,我顶住了压力,坚持了下来。当时,这段经历教会我全力以赴,对自己负责。但回看这段经历,‘严格’增强了我的心理素质,更是对旅客的生命安全负责。”



疫情中作为飞行员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毕业后入职国航的罗磊将安全规章牢记心间、将安全作风融入日常,苦练精飞,向每一位优秀的前辈“拜师学艺”,一步步从一名副驾驶成为波音737机型的机长、教员,再改装到波音747机型,成为执飞“空中皇后”的机长、教员,不仅实现了当初的梦想,还将自己的飞行技术、优良作风传授给一批批年轻飞行员,为总队建设德才兼备的职业化飞行队伍出一份力、发一分光。


步履不停,攀登不止

回顾历史,飞行总队完成了中国民航史上第一次远航非洲、第一次环球飞行、首次实现“两人制”飞行和“两人制”跨洋等中国民航史上的创举,攀登和进步一直刻在总队人的基因中。2007年之前,总队的航班派遣工作主要由各大队各中队通过铅笔、橡皮的手动排班来完成。随着国航机队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日益剧增,派遣工作亟待更科学更高效的生产系统来完成。国航引进了SOC系统,2008年总队机组管理中心正式成立。按计划,总队两个B737机队作为派遣试点项目第一批上线。

2019年机组管理中心团队合影(摄于疫情前)


当时,作为其中一个B737机队副中队长的罗磊,在飞行和训练之余,充分运用自己的计算机特长,开始尝试用电脑软件排班,他希望创新管理流程来更好地保证飞行安全。这与SOC系统上线理念不谋而合。2009年5月,罗磊被调至总队机组管理中心担任派遣经理。


尽管SOC系统已经引进,但由于中美的飞行员培养体系不同、结构不同,派遣逻辑和派遣规则大为不同,刚引进的系统无法“拿来就用”。为了让系统排班的结果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需要,罗磊和机组管理中心最初的一批“创业者们”必须将系统本土化,通过贴合实际设立派遣规则,达成派遣目标。罗磊回忆,那时的机组管理中心只有十几个人,大家常常在一起通宵达旦地讨论与设计,力求最大程度地优化系统,让它能像人脑派遣一样灵活,又保持科学性和有效性。


讲课中的罗磊(摄于疫情前)


在罗磊和机组管理中心的努力下,SOC系统逐渐应用到总队飞行机组派遣中,但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止。国航各个机队在当时独立派遣,飞机资源和机组资源都未能得到高效利用。为了实现“国航大运行”这一目标,助力国航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平衡机组利用率和飞行安全,罗磊和他的同事们又开始了新的挑战——在全国航范围内上线SOC系统,做到全国航统一派遣。为了更好地服务分公司机队,针对各分公司机队的航线特点和人员结构设计最合理的派遣规则,罗磊曾带着团队长达几个月在分公司所在地出差,直到最后系统上线,并得到国航各机队的认可。

罗磊说,幸福就是看着


机组中心的年轻人敢于担当 成长进步


13年来,机组管理中心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航班生产,扎实落实各项生产组织任务,不断完善业务流程,优化软、硬件工作环境,保持了派遣零差错的记录。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罗磊说,亲眼看着机组管理中心从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到173人的团队,每一名青年员工在业务的不断扩大升级中成长进步,成为国航各岗位、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是他最大的幸福。如今,随着国航生产组织业务整合的进一步深化,机组管理中心已承担起国航全部空勤队伍(飞行、乘务、空保)的航班派遣工作,串联起从航班计划编排、飞机编排到航班任务分配的生产组织全流程,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为国航“三环优化统一”和效益攻坚不断贡献新的力量。

劳动最光荣



文字 | 张栖榕 黄雨田

图片 | 马悦 张栖榕

编辑 | 张栖榕


飞行总队

微信号:ghfxzd

如果你有所见、所闻、所想,请回复我们!总队大家庭,期待你的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