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135.《邮轮碎片》(二):中产阶级的侧面写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7 18: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约1400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作为中产阶级一员,是会直接受到底层冲击的。他们够不着达官贵人,却很容易伤害到脆弱的中产阶级。

刘心武《邮轮碎片》


小说写的这些中产阶级都是在某些程度上是获得自由的,例如可以报一个这么贵的旅游团,给孩子们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报贵的补习班。


但另一方面,却还是受制于很多东西,就比如作家马自先为了让自己的书能够顺利出版,赚取稿费与版税就不得不满足投机策划商人滕亦罗的要求,即由他亲自出面在马耳他给“宙斯”教授颁奖;领队小张家里丢了三根金条和一块劳力士,却无法坐实家政的嫌疑,造成了全家的恐慌与自己在邮轮上带队的无奈;两位女博士虽然在高校任职,独立女性,但却极其渴望爱情与男人……


这或许也就是中产阶级的现状,他们有一定的能力,但仍旧是处处受限制,身体与灵魂达不到彻底的自由。不过话又说回头,何为彻底的自由呢?



而他们又是很多底层群众可望不可及的。就如石可尔的朋友温豪的司机,就因为在北京待过很一阵,就对他们的生活很是向往,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孩子读书,考大学,毕业后在事业单位上班或者当上公务员,成为中产阶级,但他可不曾想那些最吸引孩子的“大城市”故事还是没拗过现行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当地最好的寄宿学校中成长至青春叛逆期时,便死活忍受不了学校所谓的“魔鬼训练”了,最后无奈只能去修车行当徒弟……


这或许也就是所谓中产阶级的一种现状吧?虽然拥有着某种的自由,但却时时担心着遭到冲击,自知无法再往上走到达官贵人那个层级,但却很容易受到波动与冲击。但另一方面,大多中产阶级又非常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心里总免不了一些担心,也就产生了一些“碎片”。


小说中还写到宙斯那个家庭因为受伤离开邮轮后,来了俩来历不明的少年,这俩少年没啥素质,似乎仗着自己的背景“为所欲为”,破坏了邮轮上的某种和谐。这是否象征着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冲击?或者是新的不一定是好的?还是在中产阶级之上,拥有更多财富的人并不像中产阶级一样,他们拥有更高阶的自由自由以及让世界混沌的权力?



其实刚拿到小说看到腰封的时候,不免想到是不是刘心武老师今年打算“调皮”一下,突破自己写个侦探小说,毕竟茫茫大海之上,某种程度上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类似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可没想到小说还是他最原本的风格,用碎片串故事,只不过,最后没有像《钟鼓楼》与《飘窗》将所有碎片闭合,并且闭合得刚刚好,形成了很激烈的戏剧张力。


《邮轮碎片》只是在海风静谧、风景可人的环境下到达马耳他,那个虚假的颁奖典礼还开不开、小张家里丢失的金条、石可尔最后能不能圆自己的儿时梦……都没有给解释,碎片没有拼凑,就让这些碎片碎着吧?


因为碎片躺在地上也可以闪闪发光的。



最后没有形成较大张力是我阅读下来感到比较遗憾的。


当然也还有一些遗憾的地方,就比如“巧克力女士”,这位在《钟鼓楼》里曾出现过类似的人物(慕英),她们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不切实际的想象、虚荣与英雄主义,就奋不顾身地献身于时下“发红发紫”的人物;还比如作家马自先的表妹雪梅,这位在《飘窗》里也曾出现过的母亲形象,对于学历的过度执着,对于自己儿子愿意娶个高中还未毕业的极度反感……



形象由于重复,给人一种“自己抄自己”的感觉。


这些都算是我对这部小说感到遗憾的地方,也就是我只能对这部小说打出一个及格分的原因。



延伸阅读:9.《钟鼓楼》(一):一场诸事不顺却又极其规整的京味儿婚礼

                10.《钟鼓楼》(二):“我的爱是一贯的,只不过对象在变而已。”

                62.《飘窗》(一):飘窗下的清明上河图

                63.《飘窗》(二):这条街上最靓的仔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