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这家老年公寓为何闻名全球?看看这空间布置就知道了(专业解读,值得借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5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左上角蓝字,每天获取独家实用干货

内容来源:公众号周燕珉工作室;原文标题《荷兰生命公寓的十大典型空间特征总结》;本文略有改动


我们结合维克托·雷尼尔(Victor Regnier)教授《老龄化时代的居住环境设计——协助生活设施的创新实践》书中的内容,结合实地调研荷兰生命公寓的切身体会,对生命公寓的十大空间设计特征进行总结。

一、生命公寓定义

维克托·雷尼尔(Victor Regnier)教授教授在其著作《老龄化时代的居住环境设计——协助生活设施的创新实践》中对于“生命公寓”定义如下:

生命公寓是一种荷兰老年居住模式,其为独立居住的居民提供集中健康照护和支持服务。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原居安老直至生命结束的环境,还能够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
其中有四个关键词:独立居住、集中健康照护和支持服务、原居安老和社会交往。

独立居住是指专门为老人建造的独立住宅或公寓,空间环境避免机构化。居室可租可售,但大多数采用出租的形式。

集中的健康照护和支持服务是荷兰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主要指的是生命公寓能够为本设施和周边社区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图1 家庭护理员包括护士及护理员,护士可为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方案

原居安老可以视为生命公寓的核心目标或理念之一,希望老人尽可能长地居住在生命公寓之中,即使老人年龄增长、身体状态发生变化,不到万不得已不必搬入护理院或临终关怀设施。因此,生命公寓服务于各个年龄段和各种身体状态的老人,入住的老人包括70岁的低龄老人,也包括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社会交往一方面指的是设施内的餐饮、理疗等服务提供给周边社区的居民,另一方面指生命公寓欢迎周边社区的居民、老人的亲属、志愿者等一起参加到生命公寓的活动中。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生命公寓中通常有很多志愿者进行服务。
这些志愿者来源广泛,其中可能包括本设施入住的老人和周边社区的居民。例如贝赫韦格生命公寓(Humanitas Bergweg)有230名志愿者,一半来自公寓内的老人,一半来自周边社区。志愿服务系统和空间外租使用(设施内的部分空间可能外租给社区使用)的运营方式,降低了生命公寓的运营成本,使得生命公寓能够覆盖到中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
截止2017年底,生命公寓共计33家,共有1700套老人居室,3000名员工以及2000名志愿者。

基于上述理念,结合调研的案例,我们从规划、建筑设计的角度,对生命公寓的空间特征进行初步总结。

二、生命公寓空间特征总结

1.选址注重周边配套

生命公寓选址力求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城市隔离。很多生命公寓会靠近购物中心或交通枢纽,借用周边丰富的配套来吸引老人入住,并依托便利的交通鼓励老人自主出行,保持生命的活力。

德普卢斯普伦堡(De plussenburgh)养老公寓周边设有购物区,并且毗邻轻轨站,方便老人出行。它旁边还有一家护理院,可以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帮助。这家养老公寓的建设也为这片老旧的鹿特丹社区带来了新的生机。

图2 德普卢斯普伦堡养老公寓总平面图

图3 公寓楼下即有轻轨通

2.以中高层建筑为主

相比于美国CCRC等大盘型的养老项目,生命公寓通常为中高层、相对紧凑的建筑形式。

图4 CCRC与生命公寓建筑形式比较

中高层建筑形式有利于创造出紧凑的、围绕电梯布置的平面。这有助于照护服务的竖向配送,并可形成洄游动线,减少护理人员的行动距离。

图5 生命公寓围绕中庭而形成的回游平面形式

3.功能复合,对外开放

北欧一向将老年人居住建筑视为社区资源,而不是孤立、单一用途的机构。生命公寓也不例外,其功能配置也强调多元混合,通常包含日间照料中心、商业及健康服务等不同业态。生命公寓出租空间给零售商店和社区服务商,它们为社区提供持续的服务,如物理治疗、理发、足浴和餐饮等。生命公寓内部的公共空间、户外的活动空间均会对周边社区开放。

图6 内普图纳养老公寓与周边社区居民共享花园、休憩空间等户外活动空间

4.设置多功能大中庭

大多数生命公寓都会包含一个中庭。自由的平面、巨大开敞的中庭创造了很多社交、用餐及举行各种活动的空间,在这儿经常举办音乐会、政治活动及各种竞赛,甚至是模拟马戏团表演。

图7 贝赫韦格生命公寓长约65米的中庭平面

图8 中庭各类活动示意

利用中庭周边的单外廊联系居室,既可形成社区内部的集聚感,又便于各种上门服务的配送。

图9 面向中庭而形成的社区聚合感

5.重视用餐空间

生命公寓注重老年人的用餐体验,会设置类型丰富的就餐空间和灵活自由的餐位,来满足老年人对餐食的不同选择。

罗森伯奇生命公寓(Residence Roosenburch)分设三个就餐空间,并就近设置厨房,以便提供不同的餐食。就餐空间均面向开阔景观或河流,视野非常好。

图10 罗森伯奇生命公寓分设三处就餐空间,景观视野良好

6.创造具有吸引力的空间

生命公寓设置了一些供老年人家属参观、儿童玩乐的地方。这些空间气氛活跃,播放音乐,吸引着不少来访者。在建筑中设置陈列艺术品、古董的空间,能够给老年人和来访者带来更多讨论的话题。

图11 罗森伯奇生命公寓收藏陈列复古家具,形成古朴典雅的会客区

为了满足老人各项生活需求,促进老人的交流,生命公寓尽量设置各种不同“特殊”功能的空间。

图12 吸烟室
图13 记忆博物馆

图14 绘画手工室

7.利用服务台设置呼叫中心

在通信技术的辅助下,生命公寓以及周边社区的老年人可以进行呼叫,请求上门护理服务和紧急救助服务。呼叫中心可以看作居家服务的协调站。

贝赫韦格生命公寓的服务前台设有一个呼叫中心,用于协调周边居民的上门护理服务及公寓内的服务。这里的工作人员负责登记和安排服务预约,提高上门护理服务的效率。

图15 贝赫韦格生命公寓服务前台的呼叫中心

8.居室配套充足

为了满足老人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并让老人能够长时间地居住在其中,生命公寓居室的面积普遍较大,主要户型为一居室和两居室,功能配套充足。

图16 贝赫韦格生命公寓两居室(74㎡)设计分析

在两居室中,生命公寓通常会配置“半卫”、多功能卧室、储藏间等灵活的小空间,并且通过洄游动线、卫生间两面开门等设计,让空间更加联通、动线更加便捷。

图17 伦德格拉夫帕尔克养老公寓两居室(102㎡)设计分析

9.对于认知症老人的空间支持

随着平均寿命的增长,认知症的患病比例在不断增加,这是生命公寓实现原居安老理念的重大阻碍。如何满足认知症老人的生活需求,一直是生命公寓重点想解决的问题之一。

生命公寓对于认知症老人的空间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种空间是成人日间照料设施,能够在认知症的早期到中期阶段为老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图18 贝赫韦格生命公寓日间照料中心

另一种空间是小规模认知症居住组团。随着认知症老人病情加重(变得对自己或他人有危害),进入认知症的晚期阶段,他们可以转移到公寓内置或者临近设置的小规模认知症居住组团中(通常一个组团包含6-8位老年人)。

伦德格拉夫帕尔克养老公寓设有3个认知症组团,共能容纳18位老人。组团位于建筑首层,面向中庭开放,老人可以相对自由地活动。

图19 认知症老人在中庭内活动

10.强调视觉刺激与艺术体验

根据我们对数家生命公寓的调研,发现每个生命公寓基本都有其独特的装饰风格。这体现出运营者经营的用心,“独树一帜”的装饰风格利于促进老人之间的交流,并且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20 贝赫韦格生命公寓富有东方风情的热带景观
图21 罗森伯奇生命公寓主打复古,带有神秘、怪诞风格的装饰

小  结

生命公寓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老年人的原居安老,让老年人能够稳定而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居家照护、社区融合、志愿服务系统提供了相应的运营支持。这些理念和运营模式落实在空间上,成为了生命公寓独特的空间特征。

图22 生命公寓理念及空间特征示意

而在国内养老设施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企业已经在实践“生命公寓”的理念,这一现状令人兴奋。或许在我国目前阶段,生命公寓模式中中丰富的餐厅、多功能的两居室等空间特征,出于气候条件、运营成本、得房率等原因还难以直接照搬,但其采用混合居住功能,同时服务健康老人和护理老人,囊括居家上门服务、日间照料服务、认知症护理服务等多种服务空间,作为综合性、多功能的养老设施,力求实现老人原居安老目标的核心理念,却是世界通用的,值得我们借鉴参考。期待生命公寓这一模式成功实现中国本土化的转译。

图片来源:除图1、2、3、6、7、15、19来源于维克托•雷尼尔(Victor Regnier)的《老龄化时代的居住环境设计》,其他图片均由周燕珉工作室拍摄、绘制、改绘


在这里,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中国养老周刊



投资养老项目有疑问?扫码联系万老师

13269255925

专业从事

立项论证〡整体策划〡开业筹备〡运营管理〡投标可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