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1对1家教扑街、“邮轮公海补课”辟谣……无课可补的时代,中产孩子被逐出决赛圈?普娃又该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6 11: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减”政策落地,一夜之间课外培训班全部喊停。起初家长们还揣测1对1私人家教会就此兴起,可如今已有地方教育局发文,连1对1家教也不行!

原本希冀于用家庭优厚资源为娃“铺路”的中产家庭,难道就此被逐出“赛道”?教育制度骤变的十字路口,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规划,该何去何从?

图源:pexels

1对1家教扑街、“邮轮公海补课”辟谣……
“双减”之下,中产家庭被逼“走投无路”?

“双减”政策出台后,首当其冲背冲击的就是大量的补课机构。

曾经,走在大街上,无论是在公交车站台,还是高楼大厦的外墙上,举目可见补课机构大大小小的广告招牌。补课,几乎成了家长的必选项,似乎孩子不补课,学习就没有“仪式感”。

如今,随着“双减”落实,大批量的补课机构被整顿,大楼上的广告牌纷纷被拆下,连中产家庭曾经习以为常的“团老师上课”,也成为教育局打击的重点对象。

图源:微博@财经网

习惯了送娃去补课的家长们,一时间就像被抽了魂,没了方向……

于是,“住家家教”在家长圈里迅速火了起来。

有网友转了一张“招聘1对1家教”的图——南京一个小区,招聘住家家教,年薪30万……

图源:抖音@升学姐

还有北京家长晒出一则#月薪5万请家教#的消息,据说,有的家长围在清华北大校门口,物色才华横溢有经验的学生家教老师……

然而,不得不说,国家这次出手是下定了决心的:

1对1家教也是禁止的!

图源:北京教委会

8月8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联合公安部门,对培训机构及个人进行通报处罚:
 
  • 一、无办学许可证、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含一对一培训)的机构
  • 二、无办学许可、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含一对一培训)的个人
 
出台禁止令的不仅是北京,多地已经明确禁止“一对一培训”。
 
图源:澎湃新闻

想要请私人家教?还是彻底打消念头吧。

老师补课要受到对应处罚、一对一家教补课也被禁止......一夜之间,仿佛沧海桑田。

被禁的是看得见的机构和行为,止不住的是藏在家长内心摸不着的教育焦虑。

图源:pexels

有些补课机构看准了家长的这种“刚需”,“店倒旗不倒”,开始挂着羊头卖狗肉。

一位家长说,自家附近有一家培训机构,双减落地之后,这家培训机构和别家一样选择了关门歇业,可是别人是真的倒闭了,它却是换了一种方法重新营业。

原来,在关门歇业的这些天,这家培训机构重装上阵,把自己包装成了一家奶茶店,可是家长进去一看,好家伙,还是原班人马!

奶茶店的服务员是曾经培训机构的各科老师,这里的一杯牛奶要卖268元!因为“我们的服务员文化水平特别高,可以给你家孩子免费辅导一小时!


图源:嗷嗷财经

甚至还有人传出某培训机构卖“邮轮出公海补课”的消息,但随即该机构的官方平台在网络上进行了辟谣。
图源:微博@俞敏洪

这样的闹剧,真真假假,让人哭笑不得。无论如何,眼下学科类的培训都是被明令严管的。可播播老师仍然看到一些补课机构和学生家长,变着法地想打“擦边球”,让孩子能继续补上课的新闻,不时涌现。

辅导机构的余火不灭,或许是教育焦虑的一种延续,毕竟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补课的孩子学习才好”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太久了。(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国际化学校的信息,请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择校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


有课补才有希望?
那些拼命补课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过去在补课这件事上,家长都热情高涨。

  • 孩子成绩不好,补补课或许就能上来了;
  • 孩子成绩好的,想着万一不补课,被那些补课的孩子追上来了,该怎么办?

在这样的你争我赶之下,“补课”成了很多家庭应对孩子学习问题的“万金油”,“不掏钱补课,孩子的成绩是会落下来的”,是很多家长的共识。

现如今,教育迎来“双减”时代,对于这些家长们来说,或许相比于深陷焦虑,更需认清的一点是,补课不一定就能培养出高材生,接受孩子的平庸其实并不可怕,一味地在焦虑中给孩子施加压力,最后被压垮的只能是孩子。

在综艺《老师请回答中》中,有一个小女孩儿叫可馨她的生活作息堪比“996”。

才6岁的小女孩,每天的时间安排精细化到了每个时间点。

图源: 《老师请回答中》

尽管内心很委屈,可馨还是拼命做妈妈心中的完美小孩。只是,在被主持人问及自身感受时,她再也绷不住了哭诉道:我没有快乐……

图源: 《老师请回答中》

与此同时,可馨在其他方面能力上的缺失,是比成绩不够好更致命的:

  • 社交能力差,不能融入班级,也没有朋友;
  • 有讨好型人格倾向,哪怕不想做,也会强迫自己配合;
  • 有强迫行为,摆笔时必须顺序一致......
 
图源: 《老师请回答中》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用错了辅导方法,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韩国,学生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要好好学习的观念,要考出好成绩,要超过别人。孩子们都知道如果成绩不好,会交不到好朋友,“考砸了的话人生会非常惨”。


图片来源:纪录片《学习的人》

在韩国EBS台推出的纪录片《学习的背叛》中,一名学生在凌晨两点仍在奋笔疾书,手指如果使不出力气了,就用橡皮筋绑住,借助手腕的力量继续做题。

如果手指出血了,就找个纸巾包起来,十几岁孩子的手指上,布满了因为长时间拿笔而磨出的老茧。

图源:《学习的背叛》

在这样的学习高压下,韩国的补课机构也是“野蛮生长”。以首尔为例,即使是在疫情之下,全市25000多家培训机构,仍有16000多家补习班照常开班。

韩国媒体曾在街头对民众进行采访,90%的父母表示,孩子除了学习就是去补习班,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很脆弱,成绩差仿佛成了孩子世界的耻辱柱,让他们不敢停下来。

倒退20年,我们很少听到“抑郁症”这几个字,但现如今它却像是家常便饭,“快乐童年”反倒成了稀有。(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国际化学校的信息,请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择校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

“双减”,无疑强行给很多习惯将孩子送入补习班的家长按下了暂停键,也适时地提醒着广大父母:我们是否都该在为孩子规划学习之前,俯下身来问问孩子: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无课可补的时代,孩子就没有未来了吗?

“双减”后,最先崩溃的就是部分热衷于补课的家长。焦虑之下,有的家长甚至举报老师,要求老师也不能给自家儿女补习,深怕自己孩子因此差了一点点。
 
图源:宁波教育局

似乎极少有父母想过,把孩子还给他们自己,去创造另一种可能。

马丁·阿尔滕堡(Martin Altenburg),来自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筹款人,母亲是护士。不同于其他精英家庭的孩子,马丁的父母从未在成绩上要求过他什么,更没有让他去外面上补习班。

图源:grandforksherald.com

当别的中产孩子埋头在追求高分的时候,马丁的周末就是户外探险、观察大自然、唱歌、拉琴……其中,最让他着迷的,莫过于研究天气——他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气象学家。

马丁一家人 | 图源:CNN

对此,妈妈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允许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那从小没有补过课的马丁,后来怎样了呢?

梦想得到自由发展的他,一口气狂扫八大藤校offer,还收到了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学校的录取通知!最后,他选择入读斯坦福,致力于平衡经济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向自己的理想又迈进了一步!(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国际化学校的信息,请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择校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


图源:bismarcktribune.com

还有一位杭州的高中女生李依庭从来不上补习班,痴心于研究“如何让大闸蟹的膏更厚”……

不少人难免会疑惑:研究这个有什么用?

有时,你不得不承认梦想的力量,它对孩子内驱力的推动,远比被家长逼着去补课要大得多……

李依庭与大会主席科恩伯格合影 图源 | 央视新闻 

17岁的李依庭,将自己的兴趣发展到极致,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上,凭借《中华绒螯蟹精巢连接蛋白innexin的基因克隆与分析》,获得“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称号,一下冲上了热搜!

图源:微博@每日经济新闻

纪录片《小小少年》的导演曾说:“你去支持孩子的一个兴趣,它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它也有可能让孩子获得一个不一样的力量,去面对时而无聊又困难重重的人生。”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无法决定儿女是“马丁”,还是“李依庭”,至少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是尊重孩子的差异性,顺着他们的天赋,给予支持和托底。

教育,应当是一个自我启迪、发掘自身兴趣和潜力的过程。每个孩子的天赋、潜力不尽相同,或许有的生来就是学霸,有的就爱捣鼓机械零件,有的看到虫子就会两眼发光……并非所有的孩子的擅长点,都在学习和应考上。

对虫子痴迷的殷然直言:“我的主业是养虫子。”
图源:《小小少年》

没了补习班≠孩子就没了未来!

让孩子的梦想得到充分的尊重,自我得到好好的挖掘,他们会成为善于自我规划的人,对未来有更明确的期待,能够主动奔跑在逐梦的路上。(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国际化学校的信息,请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择校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

图源:pexels

在”双减“后,为孩子筹划一个美好的未来,父母们在教育上更应该注重的,或许是这三点:

1、培养孩子的自律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补习班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补习班里有老师盯着,能让孩子乖乖按时完成作业和刷题量。

补习班的突然被叫停,无疑给这批家长的心头浇了一盆冷水:没有老师盯,孩子的学习怎么办?

其实,回归到教育的本来面目,不就是该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吗?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在此时变得尤为重要。自律的孩子,会自我规划计划、管理时间,自然也不需要补课老师的耳提面命


2、挖掘孩子的兴趣与天赋

前文里,斩获八大藤校和斯坦福、麻省理工offer的马丁,提起父母对他的教育时,就曾说:“
他们只是让我做我想做的事,让我秉承自由的意志,而恰恰是他们自由宽松的教养模式,让我能够激励自己去追求我想要的专业和科目。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他会在属于自己的人生中活得光芒万丈,而不仅仅只是瞄准分数的高低。

3、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

”双减“会让部分家长备感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觉得即使学校里的课业压力减小了,孩子还是绕不开中考、高考。很多家长无法接受孩子在50%的高中升学率中被淘汰。

或许,眼下的父母们该对职业教育有些全新的认识了。今年在“双减”前,教育部就已经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国家坚持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

未来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985、211。有些孩子的天赋可能就是在别的地方,不是升学考试上。家长们改变了教育的目标、理念,给出多元化价值出路,或许将来,会真正实现“减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教授提出:

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具有热情的事情,然后去实现它,走向自我实现,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功利性的尤其是短期功

在未来,那种一天带娃跑七八个补课班的日程表,估计会成为传说了。

“双减”时代,我们都应该看到,教育永远都存在另一种可能性。把学习还给孩子,让他们在未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吧!

注:部分参考素材来源财经网、北京教委会、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1.月薪5万的住家教师火了,学霸父母被逼上线!当课外培训退潮,不甘躺平的中产父母如何寻求出路?是时候换条跑道了!
2.每天都像在割肉!三个北京中产娃密不透风的暑假:英国游学、马术、棒球……中产家庭,该如何给孩子一个体面人生?
3.太现实了!14岁奥运冠军全红婵走红,商家送房子送现金,网红排队打卡,董明珠喊话:都别送了,重要的是帮她实现人生规划!
4.家里没矿不要选?10个“毕业即失业”的美本专业,中国学生的最爱Top3也上榜了~
5.补课机构凉凉了?看看日韩、新加坡、中国香港如何整治校外培训!
6.惊雷!美国妈妈生11娃,出门像带团,目标15个!中国妈妈:我二胎就已兵荒马乱,为何人家这么敢生?
7.深扒!美国学生的申请文书:姥姥入狱、妈妈逝世、爸爸色情成瘾……为了被哈佛/斯坦福录取,必须那么拼吗?
8.普高向左、职高向右,20年后将有一半孩子失业!看美国、德国、加拿大家长如何悄悄送娃进职高?这样的做法,太惊艳了!
9.被虐哭?清华教授吐槽12岁孙子奥数太难:“我都不会做!” 崩溃的中年父母如何自救?比心态的时候到了!
10.打脸无数家庭!皮克斯新片,6分钟只有一句台词,揭开孩子心底伤痛之源,更令父母心悸:这句话我竟天天在对孩子说!

国际化学校开放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等,能够帮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远。

如果你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化学校的全面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咨询。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约报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