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至9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以“海马冷泉”为目的的科考共享航次,来自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7家单位共36名科考队员参加了海上调查,调查任务涉及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海底冷泉与天然气水合物、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环境生物资源等方面存在密切联系。 此次科考过程中,“海马2”号共进行了7次下潜作业,圆满完成了“‘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科学应用及其性能优化”、“中国海域冷泉系统演变过程及其机制”、“大湾区及其邻近海域冷泉系统生态过程与资源开发原理”、“海马冷泉甲烷微渗漏范围、幅度及其与水合物稳定带的相互关系”和“南海北部冷泉和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海底浅表层沉积物碳循环数值模拟”等5个科研项目的样品数据采集和海底实验任务。此外,还开展了海底冷泉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详查和海底原位实验,采集了大量贻贝、伴溢蛤、管状蠕虫、硬须虫、铠甲虾、阿尔文虾、海蛇尾、帽贝、海参等典型冷泉生物样品,为后续冷泉系统演变过程及其机制、甲烷微渗漏范围等研究提供实验基础,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提供了大量样品和探查数据。 “海马”号机械手执行冷泉海底原位生物基因固定和样品采集作业“海马”号在冷泉海底成功地回收了一年前布设的冷泉生物(贻贝)生长状态长期观测装置,并布设和回收了生物诱捕器。捕获两只巨型深海大虱(“大王具足虫”)
“帝王蟹”常见于高纬度冷水海域的海底,在本航次调查中,“海马”号在“海马冷泉”海底多次发现“帝王蟹”并捕获了样品
在本航次中,“海马”号除完成冷泉生物多样性调查作业任务外,还完成了“深海原位金属元素富集装置”、“深海宏生物原位固定装置”、“微生物原位富集取样装置”等多个海底实验和探测装置布设/回收任务。 “海马”团队最新自主研制的“海底长周期延时相机”、“重载数控精细云台”等设备在试验性应用中取得了成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征途上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本航次调查工作中,由“海马”号团队自行研发的“海马相机”在冷泉海底生物高清图像拍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出色的深海照相/摄像机。
“海马”号执行的部分海底作业任务的影像记录
“海马相机”拍摄的部分冷泉海底生物
在本航次调查工作中,“海马”号再次探查了2019年发现的一处冷泉“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