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关注萧山大小事!
走进河上镇东山村,灰墙黛瓦、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农民多层公寓,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近年来,河上镇积极探索农民建房新路径,通过规范化管理、公寓化安置、多元化盘活等手段,逐步解决农民“建房难、建房乱”问题,着力破解土地稀缺难题。
东山村结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对金坞区块采取产权置换的方式,利用存量村集体土地,统一建造多层公寓进行农户安置。
该项目投入资金约2500万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7幢多层公寓建设,可安置农户55户,现已有32户完成了置换。“项目的实施既保护了古村落、古建筑,又缓解了村民的建房需求,并为村民公共活动、未来乡村商业留足了空间。”东山村相关负责人说。 农户置换到公寓居住后,置换出来的宅基地如何综合利用?
记者在东山村在建民宿群项目找到了答案。“这里山高出行不便,原先老百姓住的房子大多是清代和解放前的老建筑,比较陈旧了,我们村里就对这些老房子进行了回收,进行‘修旧如旧’,现在老百姓纷纷被安置到山下交通便利的多层公寓里,而这里就引入了民宿项目。村里与项目承包方采取‘保底+分红’的合作模式,如此一来也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东山村相关负责人笑着说,“可以说,一个多层公寓项目着实解决了农民建房土地制约、集体经济增收困难和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受限三个难题。”
不仅是东山村,如今在河上镇,建造农民多层公寓,进行公寓化安置成为“潮流”。“公寓化安置以集资建房模式推进,即在村委的统筹安排下,引导多户农户联合建设多层公寓,着力破解宅基地空间有限的难题,提升土地利用率,并为村集体引进产业项目腾出了空间。”河上镇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河上镇正在建设中的朱家村多层公寓项目,预计可安置农户24户,其中项目一层收归村集体所有,用于后续规划利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0万元;璇山下村多层公寓项目除可安置农户外,还分割设置了60间人才公寓作为村级物业经营用房,一方面解决人才居住问题,一方面同样能带来可观的村集体收入。此外还有大桥村、伟民村、三联村等,都纷纷启动了农民多层公寓建设……
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农民多层公寓,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也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抓手。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或利用新建公寓规划发展商业,或利用归笼后的宅基地集中开发,引进优质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内生动力。
猛戳给有需要的小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