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 GB/T 41648-2022),旅游民宿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主人参与接待, 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民宿和旅游民宿的概念似乎并无严格区别,且随着时代发展和市场变化,民宿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拓展和丰富之中。在多元化旅游需求和多样化旅游产品供给迭代升级的联合驱动下,民宿逐渐从住宿行业的“替补”成长为“新秀”,已经从少数背包客的“私人订制”,走进了大众游客的“日常选择”,承载了许多人的“世外桃源之梦”。所以,民宿其“体量体型”虽小、其意涵效用颇大。后疫情时代,旅游复苏态势强劲,可以预见,民宿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贵州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印发实施了《关于促进贵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任务,必将引领和推动贵州民宿实现新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及游客提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居之选。
在传统的旅游六要素中,“住”是极其重要的方面。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愿意而且可以更加方便地走进田园、亲近自然,去享受“慢生活”,在这一需求促进下,民宿及乡村酒店、客栈等呈现异军突起和加快发展的态势,从多方面改变了住宿业原来的面貌。
——显著改变了住宿业的类型结构。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星级饭店为8771家,而这一数据在2012年是11367家。相比星级饭店数量的萎缩,有报道称从2016年以来的几年里,中国民宿数量增加了数倍、势头十分强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民宿等“非标”住宿在整个住宿业中的“分量”在加重。
——显著改变了住宿业的城乡格局。与星级饭店等标准化住宿多坐落于城镇建成区相比,除一些城市民宿外,很多民宿和客栈都建设在郊区和乡村,一些特别的民宿或乡村酒店、客栈甚至走进了深山老林、落在了悬崖之上,深入了遥远的小山村和大自然。
——显著改变了住宿业的功能特征。民宿最初的功能就是为游人提供住宿。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宿因其家的味道、民的淳朴、村的宁静,特别是不断融合后催生的民宿+非遗、+康养、+研学等产品,日益受到欢迎,让住宿逐渐从旅游的服务设施演化为具有住吃游购娱等多功能特征的“特殊吸引物”。
——显著改善了住宿业的服务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亲子游、休闲游、研学游风靡当下,乡村游、近郊游、省内游成为家常,传统的农家乐已经很难满足游客深度融入乡间、亲近乡野、寻觅乡愁的需求。民宿适应了这一趋势、优化了相应供给,大大提升了旅游服务特别是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民宿业是体现贵州“大公园”和“大观园”竞争优势的一个领域,也极有可能成为贵州旅游有特色有亮点的一个领域。在民宿大发展的潮流下,贵州拥有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乘势而上的条件,民宿产业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让贵州民宿备受青睐。“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条件相差不大,谁都愿意到拥有绿水青山的地方投资、发展、工作、生活、旅游。多彩贵州生机盎然,奇山秀水遍布全域,凉爽的天气、清新的空气“日用而不觉”。兴义峰兮·半山客栈、安顺尧珈·望瀑民宿、绥阳十二背后双河客栈、梵净山下三山里民宿都能让你感受居住在山水云间的诗意。
多姿多彩的文化氛围,让贵州民宿格外耀眼。千百年来,18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依山而居、傍水栖息、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创造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奇观。这里还孕育了以阳明文化、屯堡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以“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入住一家藏在村寨里的民宿,比如,安顺匠庐·村晓、兴义万峰林远方的家、荔波瑶池·小七孔民宿等,能让你在浓郁的民风民俗中深刻感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还可以住进“长征路上好民宿”,重温那段苦难辉煌的峥嵘岁月。
超级工程的重磅加持,让贵州民宿锦上添花。以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北盘江大桥等为代表的世界级重大工程折射出贵州发展的高度速度,展示着中国大地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震撼着世人的心灵。入住一家中国天眼景区和平塘天文小镇附近的民宿及客栈,比如光年之外等,你可以尽情憧憬无限未知的浩瀚星河。在安顺匠庐·阅山、文凡·峤山等民宿,桥的宏伟、山的壮丽可以一览无余。
方便快捷的大交通和广泛普及的互联网,让贵州民宿可望可及。新时代以来,贵州交通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率先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有形的道路加上无形的网络,让贵州乡村可进入性、通达性得到极大改善,资源优势充分彰显,也让民宿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不需要像传统酒店一样去等待“机会”游客。路通了、联网了,一些偏远的村庄慢慢迎来了不少“旅居者”,那里“竹篱茅舍外,忽见野梅开”的美好景象令人流连忘返。
贵州是全国最早开展乡村旅游的省份之一,民宿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当前,民众出游需求在持续释放,旅游及民宿行业竞争也在加剧。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直面挑战,抢抓旅游业疫后“重新起跑”的窗口期,促进贵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道摆在我们面前亟待回答且必须答好的题目。
下好优化布局的先手棋。在贵州印发的指导意见中,主要任务第一项就是“统筹规划建设”,要求加强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在重点区域布局民宿,就是把谋好篇、布好局作为前置条件,以免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更好地推动民宿业以“点上突破”带动“满盘皆活”。
做好彰显特色的大文章。“民宿”之所以特别,关键在于一个“民”字,在于“Family”“House”的主人文化。实践中,这个“民”很多时候也在扩大为民族民风民俗民居之“民”。民宿从主题选择、建筑风格、装修装潢到配套设施,都要“顺天应民”、道法自然、因地制宜,力求匠心独运、别具一格,让人记得住、愿意来。
打好规范发展的主动仗。民宿需要强调特色、突出个性,但并非排斥规范,同样需要标准,特别是环境卫生、安全监管、行业管理、数据统计等方面尤其需要规范。在全国层面,《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已上升为“国标”。要结合贵州实际,抓紧编制出台《贵州民宿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引导民宿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
守好安全发展的生命线。我省古村古寨古民居遍布全省,这既为民宿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也因木质结构建筑多而存在不少消防隐患。与此同时,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民宿发展还面临治安、食品、防灾等方面的问题,要加快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推动民宿健康、安全、高质量发展。
(原文标题《贵轩| 贵州民宿,为你提供诗意栖居之选》)